第222章商圈大佬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她是厂家,是供货一方,但同时也是售卖一方。

    市场是由需求驱动的,需求是市场的基础,一旦她的货市场需求量少,四姓商人供大于求,她就很难卖得掉了。

    但货车这一途,她考虑过了,首先他们本地就是供小于求,先将这十五辆货运车做出来投石问路,就知道后续反响了。

    说起货车,上古时期的运输车,全都是手提、肩扛、背负、撬引来完成,但随着生产发展、社会进步,产品交易不断增多,就产生了对运输工具的需求,于是现今创造出了滚木、轮与轴这种陆地运输车。

    郑曲尺一边翻阅手上的「考工记」、「公输天工」、「绘图经匠」等书籍,通过了解现今的科技著作,来实现她目前的作品。

    这些书都是她借史和通他们的,市面上根本没有贩卖的,属于匠师们熟读的基础知识与匠师的业务用书。

    花了些时间将它们看完之后,她对于民间匠师们的业务水平、思想以及整体各项技术有了相关了解。

    但这上面的书籍,只记载了些(于她而言)最简单的东西,真正的核心技术根本没有。

    比如第一卷,从伐木备料,起工破,动土平基,立表定平,画起屋样等,技术难点与问题总汇并没有。

    这导致的结果就是,他们只能够按部就班进行,很难通过这本书在创造上有突破与创新。

    当然,熟能生巧,只要通过时间的积累与技术的反复磨练,人也能从中得到启发,进行创造改新。

    但这无疑就是拉开了很大一段时间距离,明明只需要有经验人的一些点拨,就可以令一个新手少耗费十年功夫,但是所有人都只会闭门造车。

    哪怕是收徒弟教授专业,不少人都担心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,非得慢慢地磨。

    这是教育的缺失,亦是现世大家对自己所获取的专利知识的保护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时代获取知识,是一件很难的事,更别说是前无古人自己来创新的东西,正因为获取过程太过艰难,过程太过刻苦,所以没有人愿意白白牺牲自己的利益,来奉献给别人。

    这是郑曲尺在福县当工匠这么久以来,对所有工匠心理的认知。

    甚至有时候她稍微贡献出一点专业知识,他们都会十分惊奇与感激,要么认为她是一个大公无私之人,要么觉得她是一个怪胎,因为他们做不到。

    但社会的进步,不是她一个人能办到的,是整个社会共同实现,就比如现在,她还没有条件制造出发动机,电力车等(主要没钱),但是假如别人做了,她可以去购买一些零部件进行对运输车的整体改造,这不就是大大的减少了时间与精力吗?

    倘若样样都由她来开发,她去整出来,她哪怕将自己熬成一个人干都办不到。

    「不如我也来出一本书?」

    她看着手上的这些书籍,心里头开始蠢蠢欲动。

    出书的目的,首要当然是为了传播知识,顺带……也是为了获取实质性的收益。

    她借书的时候可听史和能他们说过,在龟兹国与西泽国现在出现了很多的书坊。

    所谓书坊,就相当于今天的图书出版公司兼书店,像龟兹国这种海外贸易大国,还有西泽国这种文化历史悠久传承的古国,基本上专门的图书铺子就是一条街。

    里面卖书的叫坐商,还有走门串巷的书客,定期有书市,运输有书车、书船,总之对于文化与知识的宏扬十分发达。

    史和通跟牧高义他们说到这,就十分遗憾自己没有机会去这两国看一看,顺利淘一些有用的专业书籍回来。

    「为什么没去?」她不太理解。

    两人无奈道:「就邺国现在这种情况,咱们

    去哪国都是不受欢迎的主,又何必去招惹别国人的白眼?」

    郑曲尺:「……」之前她只以为邺国工匠在外面是这种待遇,原来凡是邺国人在外国都这么不受待见的吗?

    当然出书这事还是后话,现今主要任务还是先将她的货运车捣腾出来。

    她的货运车改造大概分成两部分。

    一是动力,二是承载力。

    驮运是目前最广泛的运输方式。

    有独轮车,双轮车,人力、畜力,一些乡村小镇这种独轮车很受欢迎,因为它比起双轮车用起来更省力,要知道不是人人家里都买得起牛啊、马啊之类的畜力拉车。

    她曾在《天工开物》中看到过:北方独轮车,人推其后,驴曳其前,南方独轮车,仅视一人之力而推之。

    独轮车在崎岖的道路更显优势,这其实就是运用了牛顿定律和惯性定律,重心越低越省力,独轮车和重心在一个点,力不分散而且集中,加上惯性定律,上坡走崎岖山路,这独轮车就很容易被推上去。

    独轮车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侧翻,但如果在独轮车前增加了两个柱子,就可保证在停顿的时候不侧翻。

    若要利民,先从干重力活的人群着手,于是郑曲尺先在纸上设计了一辆她的独轮车。

    「这车可以提供给福县建设的施工队与农民们搬货用,由于构造相对简单,还可以大批量生产。

    」

    再之后,她又设计了一款重车。

    若说独轮车讲究的是一巧破千斤的话,那么重力车那就是承重力特别强劲。

    她如今打算将两者结合为一体。

    既轻便易行,又可以重物装载,还能适合长途运输……她定下了三轮车。

    她的三轮车就叫「黑熊」,「手脚」既灵活又强壮,「性能」凶猛。

    它采用了助力机构,里面再上飞轮机构,运行来讲,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,曲柄连杆机构,畜力拖动之时,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,飞轮运行起来后,又因为飞轮的惯性,车身前进以助力,便可减轻畜力的压力。

    统双轮马车的车身和马之间靠「辕」连接,「辕」的长度注定了马车转弯半径大小,不适合在狭窄的山路上行走,而三轮马车在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车厢之间有个「转向器」,这则适合在狭窄山路上转弯。

    .z.

    还有,这车还可以一车多用,它的车厢可以拆下来,把车架放在叉形器上,就变成了独轮车,可以根据行驶道路的条件,拆卸组合成独轮车与两轮车……

    郑曲尺借鉴了一些她认知中优秀的木质器械,再加上自己的想法与理念,又是熬了一个大夜,肝了几大杯枸杞加红枣,终于将「黑熊」的初稿画了出来。

    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