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今何道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雍城被华瑶治理得井井有条, 晋明的心中也有了计较。

    他在皇宫的那些年,从未高看过华瑶,毕竟她娘死得早, 父皇又不重视她,顶天了也翻不出大浪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 华瑶心思缜密,率兵有方, 将来或许还有更大作为。

    思及此,他颇有些忌惮这位小妹妹。

    他跟着华瑶去了雍城公馆。她在馆内为他设宴备席。

    兄妹二人高居上位,其余官员陪坐在侧。

    雍城的商队才刚复通,餐桌上也没什么山珍海味,全是一些家常小菜。晋明扫视一圈,咬字极轻道:“妹妹。”

    华瑶道:“怎么了嘛?”

    晋明道:“你说的宫廷佳肴,在哪儿呢?”

    华瑶给他夹了一只凉州扒鸡的鸡腿:“所谓宫廷佳肴,讲究食材和厨艺。哥哥都没尝一口, 怎么知道这些菜不好吃呢?”

    晋明的食指搭在碗沿, 指尖用力一按,瓷碗被他打翻。米饭、鸡腿全都扣在了桌上。而他微微向后仰,靠着椅背, 看也没看一眼被他浪费的食物。

    满座寂静。

    晋明笑道:“诸位, 慢用。”

    众人才敢接着动筷子。

    华瑶神色如常:“哥哥今晚没胃口吗?”

    晋明慢条斯理地捋了捋他的锦缎袖摆,才说:“舟车劳顿,胃口不佳, 妹妹勿要见怪。”

    华瑶心道,爱吃不吃, 饿死你算了,挑三拣四的王八蛋。

    雍城被羯人围困了那么多天, 上哪儿去给他找精细的贡品?

    她嘴上却说:“皇兄太过操劳,请你保重贵体。”

    晋明近日并不操劳,甚至在马车里宠幸了几个侍妾。但他疑心华瑶会暗害他。今夜这场宴席上,他滴水未进,几乎没动过筷子。

    华瑶明知他猜忌自己,仍与他有说有笑。散席之后,她亲自把晋明送到了厢房,兄妹二人说了许久的体己话,看在外人眼里,那真是兄友妹恭,骨肉情浓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夜半三更时,华瑶回到她的住处,床头仍然亮着灯火。

    她打了个哈欠,懒洋洋地问:“你怎么还没睡呢?”

    谢云潇道:“我在等你。”

    华瑶飞快地吹灭蜡烛,熟练地躺到他的身侧。

    他在黑暗中问:“你的皇兄今日可有异状?”

    华瑶笑嘻嘻道:“他连饭都没怎么吃,怕我给他下毒。我怎么会下毒呢?对了,今晚的菜肴荤素俱全,有鲫鱼萝卜汤、酱王瓜、茼蒿饼、凉州扒鸡……凉州扒鸡真是一绝,我一个人吃了整整一只,肚子都有点撑了。”

    华瑶一边说话,一边牵起谢云潇的手腕,照例为他搭脉验伤。

    他的脉象平稳有力,气血充沛,情况越来越好了。

    华瑶心里高兴,睡得也香。

    这一觉睡到天大亮,华瑶伸手往旁边一摸,竟然没有摸着天仙般的美人——床榻的另一侧空空荡荡,谢云潇不见了。

    华瑶披衣而起,走到前院,只见谢云潇坐在石椅上擦拭一把长刀。那是戚归禾的刀。

    谢云潇拔刀出鞘三寸,平静地问:“你和汤沃雪一同瞒着我,是为何意?”

    华瑶心下一惊,连忙正色道:“戚归禾离世当日,你还在昏迷,见不了他最后一面。他走后,你心脉大损,受不了刺激,我怎敢对你吐露实情?”

    谢云潇怔了一怔。

    他把戚归禾送到医馆的那一日,顺手解下戚归禾身上的佩刀,暂放在兵器库里。刀剑凝聚煞气,必须远离病人。

    今早,谢云潇取出长刀,准备把刀擦干净,好让戚归禾来日再用。他以为华瑶隐瞒了戚归禾的病情,然而华瑶所隐瞒的……竟是戚归禾的死讯。

    其实谢云潇早有预料。但他不由自主地回避了实情。

    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,他自觉没有过于哀痛,亦能理解华瑶的初衷。

    换作是他战死沙场,他也希望守城的将领仍以大局为重。且因他先前做了一场告别的梦,此刻并无郁愤忧思,只是忍不住回忆当日的战况。

    朝霞初升,清冽天光落满他的衣襟。他用绢布擦去刀刃上的血迹,手指不住颤抖,指骨关节因为太过用力而泛白。

    华瑶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他:“人生在世,终究难逃一死。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,古往今来,皆是如此。所以我想出了一个法子安慰自己,不知对你有没有用……倘若我说,戚归禾没死,只是出门远游了,再过七八十年,大家终能相见,你心里会不会好受点?所谓生离死别,正是他在天上,你在人间,十年弹指一刹那,我们总有重聚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谢云潇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华瑶拉住他的手:“古书上说,每一个人临死前,往生的亲人们都会来接他,与他共同去往极乐之境。人生悲喜,众生相续,皆由因缘和合而生,缘散未必散,缘起未必起……”

    她直勾勾地望着他,细瞧他的神色,从他眼中仿佛看到了众多亡者的家属。

    她心生无数感慨,双手抱住他的腰,继续安慰道:“或许大哥正在天上看着我们,只等数十年后,阖家团圆,再续前缘。”

    谢云潇仍然一动不动,华瑶柔声道:“我知道你很难过。手足情深,自是心如刀绞。可你重病初愈,切忌大悲大恸。我虽不能分担你心里的苦楚,却也猜想得到,万望你节哀珍重,以慰大哥在天之灵。”

    谢云潇抬手揽上她的后背。

    他的手臂坚如铁石,紧紧地环抱着她,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一块浮木。

    华瑶原本也不想把谢云潇蒙在鼓里。趁此机会,她亲口对他讲出了事情的原委。

    今天风和日丽,晴空万里,戚归禾的冰棺仍被安放在地窖深处,尚未入土。他死得很冤。雍城医馆的大夫出卖了他。

    华瑶独揽雍城兵权之后,派人详查了每一位大夫,暗探们查到一些蛛丝马迹,顺藤摸瓜,终于揪出三四个可疑之人。

    事关重大,华瑶又派出杜兰泽审问疑犯。

    这些疑犯个个不怕死。杜兰泽使了一些诈计,终于从他们口中挖出隐情。

    原来,他们都是潜伏在雍城的奸细,对朝廷忠心耿耿。在他们看来,自从羯国发动大军的那一刻起,凉州与羯国就不能再相互制衡。两军交锋,必有胜败。

    凉州军营成立的这几十年来,声威渐渐壮大,常备二十多万精锐骑兵。

    镇国将军每年都会选拔精兵强将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凉州兵将愈发骁勇,军纪也愈发严明,从不生事扰民,深受凉州百姓的爱戴。

    凉州北境不少城镇都有“将军祠”,供奉着戚家历代将军,以及战死沙场的士兵。祠堂的香火通明,往来的香客络绎不绝,竟比玉皇大帝庙还要繁盛热闹。

    长此以往,即便镇国将军无意谋反,他的属下们会不会拥立他做异姓王,凉州的百姓们会不会把凉州当做戚家的领地,而非高阳家的疆域?

    自古以来,帝王之术在于“制衡”二字,最忌讳“君弱臣强,尾大不掉”。

    北宋名相赵普有云:“战斗不息,国家不安,节镇太重,君弱臣强。今唯稍夺其权,制其钱谷,收其精兵,则天下自安矣。”

    北宋早已灭国,赵普的治国之策,却也不能尽信,但他一语道破了帝王对兵权旁落的忧虑。

    凉州军营的形势尤其复杂。凉州的兵将只听从镇国将军的调遣,只效劳于将军钦点的统率。又因为羯国、羌国虎视眈眈,朝廷不能把凉州的士卒调往外地,也就无法收服凉州的精兵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的话,戚归禾必定是下一任的镇国将军,也会继承他父亲的爵位。

    他年纪轻轻,在军中声望极高。

    他吃苦耐劳,礼贤下士,驻守月门关的四年里,竟与士兵们同吃同住,亲如兄弟。他的仁德之名远胜高阳家的公主与皇子。

    因此,朝廷留不得他。

    华瑶听完奏报,茫然半晌,才问:“所以呢,究竟是谁主使的奸细陷害戚归禾?朝廷再怎么发话,也要有人动手才行。”

    杜兰泽轻声道:“奸细们奉命行事,也不知谁是主使。我猜,应是二皇子殿下。”

    华瑶道:“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杜兰泽还没回答,华瑶又说:“兰泽,你不用尊称他为二皇子殿下,就叫他,王八蛋,怎么样?我差点死在战场上,他这个狗日的,连一点援兵都没派过来。”

    华瑶驻守雍城的这些天,常与军营里的兵将们来往,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许多脏话。现如今,她已能灵活运用这些脏话,妥帖地抒发她的愤怒。

    而杜兰泽这辈子都没有骂过脏话。

    但她对华瑶向来忠心,不会拒绝华瑶的要求。

    她轻抿红唇,接着说:“王……八蛋带来了三千骑兵和十车粮草。我派人去明查暗访,方才得知,早在上个月初,车夫们已经准备好了粮草。”

    “上个月初?”华瑶怒火中烧,“好啊,王八蛋果然居心叵测。”

    杜兰泽缓声说:“我怀疑,倘若您炸不了大坝,他就会差使三千骑兵动手,故而羯人定会大败,雍城定会大捷。”

    理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