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29 大洋彼岸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除了接诊病人,孙思邈已经久不见外客。

    就算收治病人,也只接待那种疑难杂症,普通病症都是学徒们出手治疗。

    道教大小事务,也悉数交给陈景恪和武舒打理,他自己只在重大会议露一下面。新笔趣阁

    其余时间全部用来研究医术、教导学生、编写医书。

    曾经有人戏言,除非生病,否则想见孙思邈比见皇帝还难。

    但得知张孝准来了,还是马上就放下手中的工作,亲自到门口迎接。

    这待遇把张孝准激动的浑身哆嗦,一个劲儿说使不得、折寿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深深的为侄孙女感到高兴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分,可该有的地位是一点都不少的。

    孙思邈为什么会亲自迎接他?难道是他身份地位高?

    全是看在他侄孙女张娉的面子上,这是对他这个家长的尊重。

    很多人或许会觉得,这样没名没分算什么?

    作为方外之人,他从来都没有这些世俗观念。

    只要侄孙女开心,只要两人有感情,其他的都是浮云。

    孙思邈还特意为他举办了一场欢迎晚宴,邀请了几位道教德高望重的真人作陪。

    这待遇更是让张孝准激动的连连灌酒,直到喝的酩酊大醉。

    陈景恪自然也是要作陪的,所以一直到晚上他和张娉才得到独处的机会。

    几次激烈的运动之后,陈景恪精疲力竭的躺在一边,然后才开始交心。

    聊了一会儿陈景恪才知道,为啥开始的时候张孝准的态度不对了。

    他来长安的根本目的其实并不是拜访孙思邈,而是来看这个侄孙女婿的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么说不好听,所以才找了个拜访教主的借口。

    陈景恪既觉得好笑,又感到愧疚,道:“应该我去拜访他老人家才对。”

    张娉反过来安慰他道:“无需如此。你的情况特殊,无法离开长安。”

    “阿翁也知道这个原因,所以大家并不介意的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把她抱在怀里,感动的道:“苍天待我何其厚也,竟让我遇到你们。”

    张娉眼睛微闭,道:“我也很幸运,能遇到真人。”

    温存了好一会儿,她才睁开眼睛,有些害羞的道:“这次我要在长安多待一段日子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喜道:“那再好不过……嗯,有什么事情吗?若有需要我帮忙的,尽管开口。”

    张娉看了他一眼,不好意思的转过头,道:“这件事情离了您还真不行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好奇的道:“哦?什么事情,非我不可。”

    张娉小声道:“我已经过了及笄之年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愣了一下,茫然道:“我知道啊,这有什么关系吗?”

    张娉咬了咬嘴唇,说道:“您给我的道观还没有继承人呢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恍然大悟,戏谑的道:“你说的没错,这事儿还真非我不可。”

    说完一翻身把她压在身下,道:“咱们继续为继承人努力。”

    张娉的到来让陈景恪的生活多了几分色彩,武舒、易奴几女知道她来一次不容易,特意把时间都留给了她。

    就是在高兴之余,陈景恪总感叹腰力不支。

    热热闹闹中就到了元日,大朝会自然是更加的热闹。

    李世民当场赋诗一首:

    赫奕俨冠盖,纷纶盛服章。

    羽旄飞驰道,钟鼓震岩廊。

    组练辉霞色,霜戟耀朝光。

    晨宵怀至理,终愧抚遐荒。

    条风开献节,灰律动初阳。

    百蛮奉遐赆,万国朝未央。

    虽无舜禹迹,幸欣天地康。

    车轨同八表,书文混四方。

    这首诗说起来确实在水准之上,一时间奉承如云,李世民乐的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陈景恪却撇了撇嘴,倒不是他觉得不好,而是和记忆里某一首诗比起来,那就是弟中弟。

    不过他再傻也知道这种场合不能打李世民的脸,所以也跟着大家一起鼓掌叫好。

    只可惜的是,他的表情被坐在他旁边的长孙无垢给看的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等大朝会结束,长孙无垢揪着他的耳朵道:“给我说清楚,你那是什么表情?”

    李世民一副看热闹的样子,道:“幼,怎么了这是,景恪又惹你姨母生气了?”

    长孙无垢说道:“刚才您写诗的时候,他在一旁直撇嘴,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。”

    啥?

    李世民气的胡子都竖起来了,道:“狠狠的拧,别心疼这混蛋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连忙高呼:“小兕子快来救命啊,你耶耶娘亲要谋好我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垢一听也是气的柳眉倒竖,手上使了一点劲儿,道:

    “你的靠山去漱儿府上了,今天谁都救不了你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终于死心,连忙抓住她的手大呼小叫道:“疼疼疼,姨母轻点,耳朵掉了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垢道:“掉了正好,给你长个记性,让你心里有个长幼尊卑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直接认怂,道:“我错了,我真的知道错了,以后再也不敢了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当然不是真的生气,只是逗乐罢了,闹了一会儿就放开了他。

    各自坐好之后,李世民问道:“给我说清楚,是看不上我写的诗吗?”

    陈景恪哪敢说不,连忙摇头道:“怎么可能,陛下这首诗写的老好了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神色稍霁,道:“那你为何要摆出那副表情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小心的道:“姨母看错了,我其实一直在鼓掌叫好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垢杏眼一瞪,道:“你说我看错了?”

    陈景恪支支吾吾的道:“您真的看错了,我那不是不屑,是……是……”

    李世民斜睨道:“是什么?”

    陈景恪无法,只能硬着头皮道:“是我恰好知道一首类似的诗词,听到陛下的诗就忍不住做对比呢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桉,顿时就来了兴致。

    对自己这首诗他可是很满意的,标准的上佳之作,放眼大唐没几个能超过的。

    当然,这是因为此时才是初唐时期,中原才刚刚结束动乱,文风还未大兴。

    那些着名的诗人要么还在吃奶,要么还没有出生,灿烂的‘唐诗’还没有出现。

    在当前的情况下,李世民这首诗确实算得上是上佳之作了,他完全有自信的资本。
<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