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第10章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顾奶奶和顾灵回乡下的时候,已经是下午了,镇上的房子有杜嬷嬷管着,等明儿工程队来了也不用担心。再说了,便是担心杜嬷嬷跑路也没有这个必要,杜嬷嬷是签了卖身契的,在古代人的意识里,还没有哪个签了卖身契的仆人敢跑路的。再说,没有路引的杜嬷嬷能跑去哪里?

    桃水村并没有因为她们不在而有什么变化,便是顾家也没有因为她们回来晚了而担心。在顾家人的心里,她们来晚了有两个可能,一是今儿鸡蛋卖的慢,二是顾奶奶带着顾灵在外面开小灶了。

    所以祖孙俩回到家里,顾爷爷和顾老二不在,大概是去地里头了,屈氏在家里。大房一家已经搬走了,空出来的两间房间是要给要顾森的,所以屈氏里里外外打扫了一边。这一通打扫下来,屈氏有些腰酸背痛了,正坐在门口歇息。看到婆婆和闺女回来了,屈氏忙起身:“娘、灵儿,你们回来了。”说着,眼神不停的往顾奶奶背着的背篓里瞧。她倒不是想要婆婆背篓里的东西,左右婆婆疼爱闺女,有好吃的好穿的,也都是用在闺女身上的,她往背篓里瞧,是好奇买了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以往去镇上,顾奶奶多少会带些东西回来,几两肉、几两糖,但是今天啥都没有,因为明天祖孙俩还要去镇上,之后会住在镇上,所以还指望顾奶奶带东西回来?今天花了那么多银子,她才不会带。

    顾奶奶直接取下空空的背篓问:“都吃饭了?”

    屈氏见没有东西有些失望,好歹割几两肉回来也好啊。“吃了,不知道您和灵儿回不回来吃,给你们留着饭呢。”他们可不敢不给婆婆留饭。

    顾奶奶点点头,留着的饭晚上再吃。“老大一家子都整好了?”

    屈氏道:“爹和当家的去帮忙修缮屋子了。”

    顾奶奶点点头:“待会儿跟我去磨玉米粉。”

    屈氏眼睛一亮:“晚上做玉米面吗?”

    顾奶奶心想,你想的倒是美。她磨了玉米粉,是明儿去镇上要带走的,是给她乖宝拿去镇上吃的。顾奶奶经常不回答儿媳妇的话,所以屈氏也没多想。

    >

    顾家有三亩上等地,用来种水稻。五亩旱地,用来种玉米、豆子、蔬菜等。

    古代不管什么亩产都不高,顾家的三亩上等地亩产两百八十斤斤左右的水稻,三亩加上两季,有一千七百斤左右,古代要交税。象国的田税是亩收三石,一石等于二十七斤,也就是一亩地要收八十一斤的水稻,扣掉田税,三亩地一年到头也就一千四百多斤的水稻了,然这还仅仅是水稻,水稻出米是七成,也就是说,一年到头一家人只能收一千斤左右的大米。

    分家前,顾家六个大人,五个孩子,如果这一千斤大米都用来吃,一天三斤,再加上粗粮,说不定肚子还能填的不差。但是……在老百姓家,大米也是主要的收成之一。每季的水稻丰收之后,农家人只留少许自己吃的,其他都是卖掉的。

    像顾家这样,一千四百斤的水稻,卖了一千两百斤,能得五两左右的银子。如果每年能卖五两左右的银子,那十几年下来也不少了。

    但是,水稻不是生来就有的。

    老顾家当初分家的时候,顾爷爷和顾奶奶也是穷过来的,靠着精打细算,一文钱当两文钱花,才有了现在三亩上等田、五亩旱地的身家。要知道上等田十两银子一亩,旱地也要二两银子一亩。能存下这些身价,再有三十多两银子的存款,在这村子里,顾家还算小富的了。

    分家的时候,顾家大房分走了一亩旱地、一亩上等田。当然,也不是分走,而是只给了他们使用权,等他们过世后,这旱地和上等田都要还回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会儿是八月底,七月的玉米刚收成,十月的玉米还要两个月。七月的水稻也刚收割,下第二季的水稻要到十月份。不过,水稻早就卖掉了,只留下一百斤的谷子。而七月丰收的玉米有两亩,亩产二百二十斤,扣掉棒子还有三百五十来斤。好在玉米晒干后斤两变化不大,还有三百斤左右。

    顾家几乎是没有陈年的粮食的,去年的粮食吃到今年的玉米水稻丰收时,就差不多了,所以分家前,顾家还有三百来斤的干玉米,一百来斤的干稻谷。此外还有一样主要粮食就是菽,也就是豆子。菽是所有豆类的总称,包括红豆、黄豆、绿豆等,所以在古代,这些豆子也都是重要的粮食之一。

    顾家剩下的三亩旱地中,一亩种了黄豆,等到9月初中可以丰收了。还有一亩种了红豆,也差不多是这个季节丰收的。剩下的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