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庐江转危为安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庐江皖城,太守府。

    太守刘勋正在堂中喟叹:

    “子扬贤弟,刘备以雷霆之势破了淮南,如今袁氏被刘备所擒,听说已经送去许都了,袁氏大势已去了!”

    主簿刘晔凝神沉思,微微颔首:

    “刘备也算是英雄一位,堪得上用兵如神了!”

    刘勋取出帕子拭去了鼻水,又搓搓手站了起来:

    “如今我也顾不上其他了,贤弟帮我想想,我庐江和他九江毗邻,这到底是敌是友呢?”

    刘晔坦言道:“刘备虽然兵神将勇,军势正盛,如今取了淮南,却止步不前,我看他也非敌......”

    刘勋着急地踱过来:“可刘备打的是汉室天子义旗啊!而我毕竟是袁氏故吏。”

    主簿刘晔看着刘勋走来走去地样子,不由有些无奈:

    “子台兄,不必如此焦虑,袁氏反叛,你又不曾出手援助半分。”

    刘勋走过来,对刘晔一拱手:“还是多谢子扬贤弟,当初劝我做壁上观。”

    刘晔摆了摆手:“子台兄客气了,你我之间何必客气。”

    一侍卫匆匆入内禀报:“报——许都来人宣天子诏令。”

    刘勋心里一惊:“天子诏令?”

    刘晔却一脸平静:“子台兄,贤弟料此是福非祸,你我且先去接诏吧!”

    刘勋苦笑:“贤弟真是沉得住气啊!”

    二人立即出堂迎天子使者入内。

    天子使者持令立于堂中上位,庄重打开,宣读:

    “扬州庐江太守刘勋,虽为逆臣袁术故吏,但从始至终未参与附逆一事,谨守一方平安,特赦刘勋的牵连之罪,着继任庐江太守,以安民心。”

    刘晔心中暗笑,这个刘备,不简单。

    刘勋听完,又接过诏书,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心里的石头才终于落了地。

    还真是如刘晔所说,是福不是祸。

    刚送走使者,刘勋便立即赞道:

    “子扬,你真是神算啊!你怎么算到是福不是祸呢?”

    刘晔笑道:“要是祸事,能等到今天?”

    然后边走边说:“而且今天这个诏令,必然是刘备奏请天子特赦的。”

    刘勋虽然也猜到必然是刘备上表,天子降诏,但还是略有惊讶:

    “刘备此人心胸竟如此广博,那他凭什么愿意放我一马呢?”

    刘晔回身,望向刘勋。

    刘勋勇则勇矣,就是总不带脑子。

    “子台兄,你想想看,如今整个扬州,最能威胁到刘备的是谁?”

    刘勋走入堂内,一屁股坐在椅子上,回复道:“那必然是孙策了。”

    刘晔坐在刘勋旁边的椅子上,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刘备目前在淮南立足未稳,对江东形势也并不清楚。就算军势再盛,也难免有所顾及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这几天过去,淮南一点出兵的动静都没有,就说明他必然是打算联合你,来对付孙策。”

    刘勋不解,皱起眉头:

    “可是孙策和我怎么也算同僚,而且他从来都没有来犯过庐江郡,我凭什么要和孙策对着干?”

    刘晔望着刘勋郑重地说:“如果子台兄不和孙策对着干,孙策早晚有一天会取了我们的庐江郡。”

    刘勋满不在乎地轻敲着桌子:

    “我了解孙策,他谦卑有礼,待人爽快,我们从前一起共事,经常一起喝酒,很是愉快。他怎么会来取我庐江?”

    刘晔无奈,在桌子上也敲了两下:“子台兄,孙策可绝非善类。”

    “他当时屈居袁氏之下,谦卑有礼都是假象。如果真的臣服袁氏,为何当初不接受做袁术的干儿子呢?”

    “如今他在扬州地区,赶走陈瑀、袁胤和王朗,占据了吴郡、丹阳和会稽三郡之时,可考虑过淮南的同袍之谊,和大汉的君臣之义?”新笔趣阁

    “但他的雄心绝不止于这三郡之地。此次袁氏称帝,他立刻撇清关系,还带兵去助威。如今袁氏一倒,他便更不会去顾念旧日之情。”

    “况且子台兄不知道的是,当初孙策打下庐江之时,袁公原本承诺让他做庐江太守的。”

    刘勋闻言大吃一惊:“还有此事?”

    刘晔点头:“此事袁公是私下和孙策说的,结果到最后,孙策费了两年功夫打下了庐江,袁公却背弃诺言,安排子台兄做了太守。换做是你,你心里能不恨吗?”

    刘勋半信半疑:“子扬如何知道此事?”

    刘晔突然不语,脸色沉了下来,眼中微露恨意。

    他永远忘不了,几年前,自己府中那名温婉如玉的婢女,被袁术派来的亲卫带走时,无助回望的眼神,和夺眶而出的热泪。

    那是刘晔此生唯一钟情的女子,却成了淫奢无度的袁术,用来填充后室的玩物。而那零落在长廊中的热泪,渐渐在夜里蒸腾成风,什么痕迹都没有剩下。

    后来,刘晔便跟随刘勋来到了庐江,远离寿春。

    此事,刘晔对谁都不愿提起,刘勋自然更不清楚。

    “子台兄,你不用管我怎么知道的,你只需知道,我一定不会害你。”

    刘勋停了半晌,看刘晔的面色沉重,眼神寂寥,不由说了句: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们现在如何自处?”

    刘晔想了想,转头说道:“请子台兄立刻书信一封给九江郡的刘备,他向朝廷上表特赦兄台,这份人情,还是要致谢的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,如今庐江郡,南有刘繇、东有孙策、山越头目,随时都可能起混战,形势复杂。我们和北边的刘备,暂时能够相安无事,那便是最好的。”

    刘勋目光一敛,叹了口气:“子扬贤弟说的一点不差。”

    众人正准备听苏哲的妙计,陈瑀求见。

    刘备思忖,莫非是祖郎也已有回音?

    抬头招呼道:“快请快请!”

    陈瑀趋步进得堂来,扫视了围在火盆边的众人,眉毛略一舒展: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