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5章 狗血一箩筐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凌长安奉命南下建州,处理民生经济,以及派人押送前朝皇室宗亲前往京城。

    既然是押送,衙役们自然不会客气。

    每天闹出乱子,那都是常态。

    凌长安态度强硬,无论谁来求情都没有,唯独给太上皇燕守战面子。

    燕守战要带大闺女,二闺女北上京城,这事凌长安不敢拦。

    “太上皇可有决定何时启程?微臣派人护送。或是同大部队一起北上?”

    燕守战拒绝和大部队一起北上。

    “人多眼杂,老夫带着两个闺女,还有外孙女多有不便。老夫决定三日后,自行北上,由南北商行安排行程。”

    凌长安沉吟片刻,果断答应。

    “太上皇若有需要,尽管说一声。微臣无有不从。”

    “老夫想要带走废帝萧焱,答应吗?”

    凌长安哈哈一笑,“若有燕圣人旨意,微臣一定将人送到太上皇手中。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,没有旨意,就别提废帝萧焱。

    以免伤了彼此的脸面。

    燕守战也放声大笑,“老夫和你开玩笑,岂会将废帝萧焱真的带走。这里面的规矩分寸,老夫都懂。”

    凌长安拱拱手,“多谢太上皇体谅。有一件事,或许太上皇帮得上忙。”

    “说说看!难得见你求人,老夫很想听听究竟何事难住了你。”

    “太上皇可否劝劝废后燕云菲,让她将石朋召回来。只要石朋主动投降归顺,按照燕圣人的旨意,定会优待。若是他负隅顽抗,那么后果难料。”

    燕守战沉默片刻,石朋是个问题。

    其实石家满门都是问题,称得上是燕云菲的拖累。

    他说道:“此事老夫会问问她的想法。若是可能,老夫也希望尽量不动刀兵。”

    动了刀兵,兴致就不一样。

    燕云歌可以给大姐姐燕云菲面子,未必会顾念外甥石朋的性命。

    端看这个过程,双方如何取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燕云菲,燕云琪,两姐妹住在一个屋檐下,不同的院落,隔得不远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日子以来,两姐妹机会没正儿八经说过一句话。

    面,倒是见了一回,当着燕守战这个老父亲的面,姐妹二人俱都沉默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情况,燕守战也头痛。

    “老夫这辈子,女儿福没享受到几天,倒是替闺女们操心了一辈子。”

    杜先生嘿嘿一笑,“太上皇三个闺女,一个贵为帝王,一个贵为皇后,一个贵为太后,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必将铭记史册,大书特书。天子不知有多少老丈人羡慕太上皇,生个闺女也能长脸啊,而且是大大的长脸。”

    “长脸是真长脸,麻烦也是真麻烦。老大和老二,就跟仇人似的。这一路北上,老夫都怀疑她们二人会互相弄死对方。只盼着早日到京城,将这个烂摊子丢给云歌,让她出面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恐怕也为难,都是姐妹,不好偏帮谁。”

    燕守战哼哼两声,“都是闺女,难道老夫就能偏帮谁吗?皇权争夺,本就没有亲情可言。如果说记恨,云琪记恨云菲,那么云菲是不是也该记恨云歌?”

    杜先生有点词穷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,他才说道:“燕圣人志在南北统一,这是天下人都盼望着的大事。而今,建州城下,天下人欢呼雀跃,这是人心所向啊!

    同石温造反夺权,那不是一个性质。而且,燕圣人身为大魏的官,自始至终都恪守君臣之道,不曾造大魏的反。从这一点说,燕圣人无可指摘。”

    燕守战捋着胡须,一脸嘚瑟。

    仿佛杜先生夸的人不是燕云歌,而是他。

    他欢喜异常,“南北分裂几十年,如今终于统一,可喜可贺,普天同庆。至于两个闺女,区区家务事,同天下大事自然不能相比较。罢了,罢了,大不了老夫同萧氏,一人养一个闺女。”

    杜先生建议道:“两位废后娘娘,最好还是分开远一些,以免发生血腥场面。”

    呸!

    都不知道说吉利话。

    什么叫血腥场面,是要提刀杀人吗?

    燕守战恼怒,心头却也开始防备。

    燕家的女子,可不是一般的闺秀,都是自小舞刀弄枪长大的人。

    别看燕云琪柔柔弱弱,她也是自小习得一手武艺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多年不曾施展,还剩下几成本事。

    一想到两个闺女有可能发生血腥场面,燕守战整个人都不好。

    他果断加派人手看管两个闺女,不许她们二人私下里见面。

    对此,燕云菲颇有微词。

    “父亲疑心女儿,人之常情。然而,女儿并非昏头昏脑,意气用事之人。”

    燕守战语重心长,“你是从不意气用事,但是你狠起来,你连自己都不放过,又怎么可能放过云琪。”

    燕云菲似笑非笑,“我若要杀二妹妹,早几年前就要了她的性命。就算是城破当日,我也有机会杀了她。当初没杀她,今后更不会杀她。毕竟我和她是亲姐妹,我和她都不想让母亲伤心。”

    “你母亲早就为了你们姐妹哭了无数次。幸亏,你宫变夺权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